哈尔滨医科大学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将于12月12日晚上6点30在趵突泉校区图书馆东202d组织组团招聘宣讲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现场进行咨询了解。
开放岗位150+,招聘人数320+,获取更多岗位信息请扫码下方二维码。


哈尔滨医科大学简介
哈尔滨医科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,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医学高等学府,学校设18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。附属医院9所,其中直属医院5所。有教职工18741人(其中大庆校区516人),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6495人(其中大庆校区8405人),研究生9288人(其中博士研究生2452人,硕士研究生6836人),留学生267人。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,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,获南丁格尔奖1人,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,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,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54人次,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/中青年专家5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8人,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4人。
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才引进政策
(一)学科领军人才
1.应聘条件和职责
①在所从事领域的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,具有较强学术领导力,能够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,提出具有战略性、前瞻性、创造性的发展思路,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。
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7周岁,对于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年龄要求可适度放宽。
2.招募待遇
①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,为引进的专家提供科研经费300~500万元。
②提供年薪100~150万元。
③聘期内提供专家公寓或租房补贴。在办公室、实验室、团队建设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,一人一议。被认定为省级高层次人才的,可同时享受安家补贴等相应政策支持。
(二)优秀青年人才
1.应聘条件和职责
①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,在所从事领域取得国内领先或世界先进水平的学术成就,创新能力强,发展潜力大,有团队合作精神,能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科带头人。
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,对于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年龄要求可适度放宽。
2.岗位待遇
①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,为引进的专家提供科研经费200-300万元。
②提供年薪50-80万元。
③聘期内提供专家公寓或租房补贴。在办公室、实验室、团队建设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,一人一议。被认定为省级高层次人才的,可同时享受安家补贴等相应政策支持。
(三)优才岗位计划(A)
1.应聘条件和职责
①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、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,掌握通用性平台技术、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海内外优秀博士后人员。
②年龄不超过38周岁。
2.岗位待遇
①提供科研经费100~200万元。
②提供年薪30~45万元。
③聘期内提供人才公寓住房或租房补贴,提供基本办公条件,为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,在研究生招生方面给予政策支持。被认定为省级高层次人才的,可同时享受安家补贴等相应政策支持。
(四)优才岗位计划(B)
1.应聘条件和职责
①具有较好的科研经历,完备的专业能力,能够胜任教学、科研工作。一般应具备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学习、研究经历,且具有高质量代表性成果。
②年龄不超过35周岁。
2.岗位待遇
①享受学校“青苗破土计划”,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,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性科研资助。
②纳入编制内管理,享受在编制工同等福利待遇。
③提供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。
(五)优才博士后
1.应聘条件和职责
面向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应届博士毕业生,经面试评估合格后聘任的全职进展博士后研究人员。一出站博士后人员可二次进站。签订5年协议,聘期前两年全职进站,出站后按考核结果续聘学校优秀人才岗位3年。
2.岗位待遇
①在站期间基础年薪不低于25万元,年度考核绩效最高15万元;出站后3年按照博士后出站考核评估结果给予30万年薪及100-200万科研启动金或按实际工作岗位确定薪酬。
②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享受黑龙江省博士后补助资金每年10万元,共资助两年。博士后合作导师可根据承担课题经费实际情况提高配套待遇。
③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我校中级职称职工同等待遇,比照学校职工人事管理、工资管理、社会保障及职称晋升体系,并按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。
(六)项目博士后
1.应聘条件和职责
根据科研项目工作需要,由合作导师提请岗位计划招收的全职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。
2.岗位待遇
①项目博士后实行年薪制,聘期2年,基础年薪不低于15万元,年度考核绩效最高15万元。
②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享受黑龙江省博士后补助资金每年10万元,共资助两年。博士后合作导师可根据承担课题经费实际情况提高配套待遇。
③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我校中级职称职工同等待遇,比照学校职工人事管理、工资管理、社会保障及职称晋升体系,并按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。
各单位联系方式